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③乳腺癌侵犯胸壁;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⑤患侧上肢水肿;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肿瘤热疗
乳腺癌的加热疗法,是指对乳腺肿块升高体温或局部加温,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并使其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医学家们发现,人体正常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散热较快。由于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保证了在体温升高时,甚至在体温达到41.5~43℃时,组织损伤不大,且能够修复。然而肿瘤组织则不然,肿瘤内血管形态异常,杂乱扭曲、易受压变形,形成血栓或栓塞。加之肿瘤内的血管多由单层细胞组成,脆弱易破。由于这些新生血管是发育不全的畸形血管,在受热后失去自我调节作用,静脉也不能加快回流,肿瘤局部血液淤滞,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1%~15%,致使肿瘤组织散热困难,温度升高。恶性肿瘤组织的温度往往高于邻近正常组织温度8~10℃。同样进行局部加热,若正常组织温度升高到40℃,那么瘤体内的温度则可升高到48°C左右,这一温度足可使肿瘤细胞受热致死,而正常组织却不受损害。一般来讲,肿瘤越大血流量就越低,热疗效果也就越好。
中药治疗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的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乳岩"、"乳石痈"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所致。
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
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 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在内分泌治疗期间,70%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潮热、盗汗、焦虑、抑郁、失眠等绝经症状。这是内分泌药物对抗雌激素,抑制卵巢功能的效果及副作用。
化学治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 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这样才可以弥补化疗的不足,降低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多数乳腺癌为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1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术前辅助化疗
1.术前化疗的意义:(1)尽早控制微转移灶;(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评价术前化疗效果作为术后或复发时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
2.术前化疗的方法:(1)术前全身化疗: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78年起对9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口服嘧啶苯芥每日15mg服ld停2d服用总量为45mg后手术与94例对照组相比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用药组为56.3%对照组为39.3%;(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有胸内动脉插管及锁骨下动脉插管两种方法。
术后辅助化疗
1.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1)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妇女不论雌激素受体情况如何均用已规定的联合化疗应当作为标准的处理方案;(2)腋窝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应当首选抗雌激素治疗;(3)腋窝淋巴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可以考虑化疗但不作为标准方案推荐;(4)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前妇女并不普遍推荐辅助治疗但对某些高危病人应当考虑辅助化疗;(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淋巴结阴性乳腺的高危险复发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激素受体(ERPR)阴性②肿瘤S期细胞百分率高③异倍体肿瘤④癌基因CerbB-2有过度表达或扩增者
2.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1)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达到原计划剂量的85%时效果较好。